從代謝廢物到新世代技術,外泌體為何能成為再生醫學新寵兒?
2024-09-30
外泌體 ( Exosome ) 最初被認為是細胞代謝的廢物,但研究發現其在細胞間傳遞蛋白質、核酸等訊息,能改變細胞命運並影響器官功能,迅速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。外泌體的磷脂雙層構造和低免疫原性,使其在次世代藥物輸送、非侵入性診斷及再生醫學等領域展現突破性應用潛力,甚至有望重新定義疾病治療與診斷的方式。
申請生醫專利之前,我們應該思考的 6 件事
2024-10-15
對於資源有限的生醫新創團隊而言,專利布局與智財權的策略規劃 (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) 是建立競爭力的重要課題。不過,一個生物技術專利從註冊到核發證書,平均需要花費 10,000~20,000 美金,耗時則可能長達 5 年。為了節省金錢與時間的耗損,團隊必須思考一下這 6 件事情,藉以更有效率的完成相關工作。
生醫新創值多少?掌握談判主動權的估值藝術
2024-10-27
面對破產潮與募資困難的雙重壓力,生醫新創極需以更精準的估值工具來吸引投資。傳統的相對估值方法難以應用於燒錢的研發階段,而風險調整淨現值法 ( rNPV ) 已成主流,讓投資者能清楚評估技術價值與未來收益。對經營者而言,掌握這門共同語言,不僅能增強投資談判的說服力,更是生醫新創脫困的核心策略。
智慧財產權對生醫新創的重要性
2024-11-02
對研究者而言,保護並推廣創新成果是研究工作的終極目標。智慧財產權 ( IP ) 的保護和運用,更是所有研究者和研發型公司的必修課。新創公司若擁有智慧財產權,更可以大幅增加融資成功的機率。
從實驗動物到數位分身,AI 如何推動替身醫療革命?
2024-11-20
近年來,隨著基因組學的進步,針對病患個人狀況量身規劃的精準醫療,成為醫學發展的新趨勢。多方數據顯示該產業正蓬勃發展。根據臺灣國發會的調查,臺灣再生醫學與精準醫學等精準健康領域每年營收約 632 億元。全球方面,根據市調公司 Frost & Sullivan 的資料,預估 2025 年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 3.7 兆新臺幣。
FDA 認證只是入場券,「市場進入策略」才是關鍵!
2024-11-27
對於一家生醫公司來說,旗下產品通過美國 FDA 認證,必然是值得慶祝的時刻。經過了研究開發、專利佈局、臨床試驗、品質系統管理等漫長旅程之後,產品終於被批准上市,接下來,理當就要在市場當中實現獲利了。不過,事情真的會這麼順利嗎?